中考物理滑轮组的考点有哪些?
机械效率习题
1.机械效率是_____功跟_____功的比值,公式η=______由于_______总是存在的,所以机械效率总_____1。�
2.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1000 N的物体提高2 m,所用的力是550 N,则有用功为_____J,总功为_____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动滑轮的重力_____N(不计绳重及摩擦)
3.如图1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100 N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所需拉力为8 N,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实际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欲使物体以0.6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_____N,拉力在 5 s内做的功为_____J。
图1
4.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B 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力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 没有摩擦时,机械效率一定等于100%�
D 做同样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5.用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分别提升一重物,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机械效率最高的机械是[ ]�
A.动滑轮 B.滑轮组� C.定滑轮 D.都一样�
6.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 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小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用一动滑轮将重物匀速提升2 m,人对绳子的自由端所用力是40 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物重和提升重物所做的功分别是[ ]
A.80 N,80 J B.80 N,160 J�
C.40 N,160 J D.40 N,80 J�
8.起重机在1 min内能把5.0×104 N的物体匀速提高30 m,它的机械效率是60%,在 1 min内,起重机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J?所做的总功为多少J?总功率是多少W?
9.如图2所示,某工人用滑轮组往3 m高的平台上运沙土,已知沙土的质量是40 kg,袋子和动滑轮共重100 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工人匀速拉动绳子时,所用的拉力是多大?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图2 图3
10.如图3所示,用力F拉400 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重物以10 cm/s的速度移动,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若不计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则(1)弹簧秤的示数为多大?拉力的功率为多大?(2)若考虑滑轮的重及滑轮与绳的摩擦,实际拉绳子的力为32 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参考答案:
1.有用 总 η= ×100% 额外功 小于�
2.2000,2200,91%,100�
3.16,10,60
4.D 5.C 6.C 7.B�
8.1.5×106,2.5×106,0.42×105 W�
9.250 N 1200 J 80% �
10.(1)20 N 80 W (2)62.5%�
图好像插不进,S
在滑轮组的中划上一根红线,然后数红色线下端所有与下面的动滑轮相接触的线段的根数,即为滑轮组的绳子的段数。如下图中用蓝色线表示的是与动滑轮接触的。这样的知识点会运用到计算有用功,无用功,机械效率的时候。
扩展资料:1、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组合成为滑轮组,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的滑轮叫定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和不省距离的结论。
3、动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注:上句前提为拉力方向为竖直方向方可省1/2的力,若呈斜拉状态,则拉力多于省的1/2的力,且角度越大越费力。)
4、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滑轮组
一、滑轮组定义
二、滑轮组组装(画图)
三、滑轮组效率
与其他知识结合,
一、功的计算,
二、功率的计算
三、浮力的计算
四、压强的计算
五、与杠杆的结合(不常见)
滑轮组作为中考物理压轴题,综合性比较强。
不知道能不能写全:
滑轮组的省力计算,动滑轮由几股绳来承担,所用的力就是几分之一。特别是水平放置时的计算。
动滑轮的原理,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力)。定滑轮的原理,等臂杠杆(不省力但改变方向)。
机械效率,有用功,无用功(额外功)。
滑轮组与斜面结合的计算。
滑轮组与浮力结合的计算。
滑轮组这部分的内容 中考出现的话
1. 作图题 画出力的示意图
2. 力通过滑轮组做功和功率问题 主要体现在对拉力F 和重力G的分析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出现的话 会是我说的上一条 求功 的后续问题
中考题目不出的特别偏的话 基本上就这3种了。
绕滑轮组
省力情况(一般是出一个滑轮组)
移动距离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和移动距离,
相关问答:
#17199975159#:2019绵阳中考物理第11题:滑轮组的受力分析
夔汪解: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