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字下面怎么读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1
春字下面换成臼怎么读?~

舂 [chōng](音同“冲”) [ㄔㄨㄥˉ]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2. 郑码:CONB,U:8202,GBK:F4A9
  3. 笔画数:11,部首:臼,笔顺编号:11134321511
  4组词:舂米、舂药。
  意思: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字,大多数用于“舂米”。而“舂”的单独解释是打碎之类的意思。英文解释为“pound, pestle, beat”。“舂米”就是把打下的谷子,将其去掉壳的过程称作舂米。壳即为米糠,而去掉壳的谷子便是大米。
  出处:先秦指事舂米的女奴。秦汉以来沿袭转为刑罚之称。女犯服四岁劳役的刑名。臣僚犯罪,其妻女没官为奴,多任舂、僖之事。《墨子.天志下》:“妇人以为舂、酋。”《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云梦秦简释文.司空》:“在旦舂衣赤衣,冒赤幢,枸椟檩杖之。”《汉书.惠帝纪》:“上造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不灵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城旦者,旦起治城;舂者,妇人不豫外徭,但舂作米。”

舂 【拼音】:[chōng] 一声
【字义】:1.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臼”读音 : [jiù]

[释义]

  1. 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2. 形状像臼的。

“臼”, [jiù],象形。象人生长到六个月时开始长乳牙的口腔,也象加工粮食使用的石臼。

人开始长牙,就开始学语;人的双尖牙和磨牙,犹如加工粮食的石臼,对食物起磨碎作用,故称臼齿。臼齿,起咀嚼食物的作用。

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同本义 [mortar]:

臼是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详细字义:

〈名〉

1.(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2.同本义 [mortar]

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下》

择满臼,舂之而不碎。——贾思勰《齐民要术》

3.又如:臼杵(臼与杵);臼塘(凿成船形的木臼,别称臼塘);臼中无釜(比喻妻子亡故)。

4.又指用以形容臼状物[article resembling a mortar]。如:药臼;石臼;捣臼。

〈动〉

1.用臼舂米 [pound rice with pestles]

织纺井臼。(臼,用如动词:舂米。)——清· 周容《芋老人传》

〈形〉

1.形如臼的 [molar]。如臼齿;臼头深目(形容相貌极丑);臼科(臼形的坑)

2.低 [low]

岸外而臼中。(臼中,中间凹陷。)——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你好:
《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字。或者读:臼(jiù)
舂字下面可以这样读: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舂(chōng)字(zì)下(xià)面(mian)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相关问答:

#19235057458#:舂字下面怎么读
茶怜柯: “臼”读音 : [jiù][释义]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形状像臼的。“臼”, [jiù],象形。象人生长到六个月时开始长乳牙的口腔,也象加工粮食使用的石臼。人开始长牙,就开始学语;人的双尖牙和磨牙,犹如加工粮食的石臼,对食物起磨碎作用,故称臼齿。臼齿,起咀嚼食物的作用。

#19235057458#:上边是春的上半部,下边一个臼字念什么
茶怜柯: 舂字的拼音读作chōng,属于上下结构的汉字,其偏旁部首为臼字底。总共有十一画。舂字的意义在于捣去皮壳或捣碎。常见的词语有“舂米”和“舂药”。这里的“舂”字,上面是“春”的上半部分,下面是“臼”,读作chōng。在古代,舂米是一种常见的家务活动,通常由妇女和儿童完成。他们使用石臼和木...

#19235057458#:舂去掉春字头怎么读
茶怜柯: 舂去掉春字头,读:jiù 笔 画 :6 画 释义:1.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2.形状像臼的:~齿。组词:窠臼 、臼齿 、脱臼 、鐏臼 、齑臼 、臼窠 、鬼臼 、杵臼 、乌臼

#19235057458#:舂字去掉上半部怎么读
茶怜柯: ● 臼 jiù ㄐㄧㄡˋ1. 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2. 形状像臼的:~齿。

#19235057458#:春的下面是日还是臼呢?
茶怜柯: 舂,读音为chōng,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舂”的基本含义为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如舂米、舂药;引申含义为冲击,如舂击、舂撞。在日常使用中,“舂”也常做名词,表示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为舂膳的奴隶,如舂市、舂槁。相关组词 1、舂杵[chōng chǔ]...

#19235057458#:上面是个春字头 下个是个臼 读什么啊
茶怜柯: 舂,读作chōng,是一个汉语字。在古代,舂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活动。它涉及到将谷物的外壳从谷粒上敲打下来。这个过程通常由人力完成,人们使用一种特殊的工具,叫做舂杵,来捣碎谷物。在更具体的操作中,人们将谷物放在一个专门设计的石臼或木臼中,然后手持舂杵,反复地将它压入谷物中。这个动作可以重复...

#19235057458#:春字下面换成臼怎么读?
茶怜柯: 回答:舂 [chōng](音同“冲”) [ㄔㄨㄥˉ]   1.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2. 郑码:CONB,U:8202,GBK:F4A9   3. 笔画数:11,部首:臼,笔顺编号:11134321511   4组词:舂米、舂药。   意思: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使破碎或去皮壳。   “舂...

#19235057458#:春字下面换成臼怎么读?
茶怜柯: 舂 chōng把东西放在臼里捣去外壳或捣碎:舂米、舂药。

#19235057458#:舂鸡脚怎么读?
茶怜柯: 舂鸡脚的读音是[chōng jī jiǎo ]。声母是ch,j,j;韵母是ong,i,iao;分别读作第一声,第一声,第三声。舂鸡脚中的脚是个多音字,分别是jiǎo、 jué。一、[ jiǎo ]1、人或某些动物的腿的最下面部分,用以支持身体并行走。2、物体的最下部:山~。墙~。3、旧指跟体力搬运有...

#19235057458#:像春字的一个字怎么读?
茶怜柯: 舂念:[ chōng ] (声母ch,韵母ong,读第一声)部首:臼 笔画:11 基本字义: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