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如何做到一碗水端平?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前不久,武汉的一位妈妈发现女儿视力突然降低,女儿走在路上或者上着楼梯莫名就摔倒了。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女儿的视力居然只有0.15,而正常六岁孩子的视力是在0.8-1.0之间。更奇怪的是,女儿的眼睛在生理上完全正常。
医生怀疑极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孩子视力猛降。
采访视频
经沟通后才得知,去年女孩多了一个弟弟,妈妈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弟弟身上,女孩心理不平衡,为了博取关注从而患上了癔症性眼盲。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目前二胎家庭越来越多,二胎的到来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但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父母如何更好地养育、教育两个孩子。
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身为父母内心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委屈,所以好多家庭都喊出要一碗水端平。
但事实上,二胎家庭并不存在一碗水端平。
你所谓的端平,很可能反而是对两个孩子的不公平。
所谓一碗水端平,不同的父母理解也各有不同。
有的父母觉得零花钱一模一样,买衣服各买一套。物质上的平均分配就是一碗水端平;
有的父母理解为我陪老二1个小时,也就陪老大1个小时。觉得应该从时间平均分配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还有父母在教育机会上一视同仁。老大当初上了重点小学,报了昂贵的特长班,老二也得花钱上同样的学校。
总之,父母们都在尽力想让俩孩子感受到公平。
但事实上,美国《时代》周刊资深编辑杰弗里克鲁格称:世界上95%的父母都有偏爱的孩子,而其他5%是在说谎。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都无一例外地没有把那一碗水端平。
想要一碗水端平,是身为父母的初心。而事实的结果却是没有父母能做到公平。
这之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胎家庭中,两个孩子年龄不相同,个性有差异,本来就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并不相同。对两个孩子平均分配金钱还可以做到,但在精力、感情方面却很难实现。
如果一味追求一碗水端平,反而会抹杀孩子各自独一无二的个性。
其实,身为父母我们所追求的一碗水端平,其目的是想在孩子的成长中,能够正确而又及时地提供帮助。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无论我们如何喜爱,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的成长最终都是为了脱离我们,更好地走向独立。
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一切,都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二胎家庭在孕育、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之苗,须始终记得一个教育的总原则:
因材施教,即每一个孩子具体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
谢楠在微博里曾经讲过:“小儿子棒棒糖出生后,大儿子非常敏感积极地在争取着父母的关爱。”
谢楠很清楚大儿子此时最需要的是重建安全感。
于是当老大提出想让妈妈讲故事时,她毫不犹豫地把弟弟交给保姆。任由老二的哭声做背景音乐,她依旧坚决地陪同老大讲故事。
故事讲完后跟老大商量,下次可不可以等弟弟睡了以后再给他讲,老大也就很干脆地答应了。
从此开始进入哥哥的角色,放心地去爱护弟弟了。
因为他已经确认过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收获到了内心的安全与笃定。
当孩子内心不再匮乏,自然就有能力去回馈。
当老大最需要安全感时,像谢楠这样,暂时放下哭闹的老二去构建老大的安全感,这就是因材施教,及时满足。
让孩子各取所需,对孩子因材施教,从方法论上讲,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对待。
相关问答:
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女儿的视力居然只有0.15,而正常六岁孩子的视力是在0.8-1.0之间。更奇怪的是,女儿的眼睛在生理上完全正常。
医生怀疑极有可能是心理因素导致孩子视力猛降。
采访视频
经沟通后才得知,去年女孩多了一个弟弟,妈妈的注意力更多放在了弟弟身上,女孩心理不平衡,为了博取关注从而患上了癔症性眼盲。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目前二胎家庭越来越多,二胎的到来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但同时也随之产生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父母如何更好地养育、教育两个孩子。
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身为父母内心不想让任何一个孩子受委屈,所以好多家庭都喊出要一碗水端平。
但事实上,二胎家庭并不存在一碗水端平。
你所谓的端平,很可能反而是对两个孩子的不公平。
所谓一碗水端平,不同的父母理解也各有不同。
有的父母觉得零花钱一模一样,买衣服各买一套。物质上的平均分配就是一碗水端平;
有的父母理解为我陪老二1个小时,也就陪老大1个小时。觉得应该从时间平均分配上做到一碗水端平;
还有父母在教育机会上一视同仁。老大当初上了重点小学,报了昂贵的特长班,老二也得花钱上同样的学校。
总之,父母们都在尽力想让俩孩子感受到公平。
但事实上,美国《时代》周刊资深编辑杰弗里克鲁格称:世界上95%的父母都有偏爱的孩子,而其他5%是在说谎。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都无一例外地没有把那一碗水端平。
想要一碗水端平,是身为父母的初心。而事实的结果却是没有父母能做到公平。
这之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二胎家庭中,两个孩子年龄不相同,个性有差异,本来就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并不相同。对两个孩子平均分配金钱还可以做到,但在精力、感情方面却很难实现。
如果一味追求一碗水端平,反而会抹杀孩子各自独一无二的个性。
其实,身为父母我们所追求的一碗水端平,其目的是想在孩子的成长中,能够正确而又及时地提供帮助。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后,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无论我们如何喜爱,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的成长最终都是为了脱离我们,更好地走向独立。
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一切,都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二胎家庭在孕育、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生命之苗,须始终记得一个教育的总原则:
因材施教,即每一个孩子具体需要什么,就给予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
谢楠在微博里曾经讲过:“小儿子棒棒糖出生后,大儿子非常敏感积极地在争取着父母的关爱。”
谢楠很清楚大儿子此时最需要的是重建安全感。
于是当老大提出想让妈妈讲故事时,她毫不犹豫地把弟弟交给保姆。任由老二的哭声做背景音乐,她依旧坚决地陪同老大讲故事。
故事讲完后跟老大商量,下次可不可以等弟弟睡了以后再给他讲,老大也就很干脆地答应了。
从此开始进入哥哥的角色,放心地去爱护弟弟了。
因为他已经确认过了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收获到了内心的安全与笃定。
当孩子内心不再匮乏,自然就有能力去回馈。
当老大最需要安全感时,像谢楠这样,暂时放下哭闹的老二去构建老大的安全感,这就是因材施教,及时满足。
让孩子各取所需,对孩子因材施教,从方法论上讲,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对待。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