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I. 物理公式(单位)
公式 | 备注
--- | ---
重力G (N) | G = mg (m:质量 g:9.8N/kg或10N/kg)
密度ρ (kg/m³) | ρ =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 F合 = F1 + F2(方向相同),F合 = F1 - F2(方向相反,F1 > F2)
浮力F浮 (N) | F浮 = G物 - 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F浮 = G物(物体漂浮或悬浮),F浮 = G排 = m排g = 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 F1L1 = F2L2(F1:动力臂,F2:阻力臂)
定滑轮 | F = G物,S = 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 F = (G物 + G轮),S = 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 F = (G物 + G轮),S = 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 W = 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 η = W有/W总(W有:有用功,W总:总功)
功率P(W) | P = W/t(W:功,t:时间)
压强p(Pa) | P = 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 P = 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 Q = cmΔ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Δ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 Q = mq(m:质量,q:热值)
II. 常用物理量(单位)
物理量 | 单位 | 公式 | 名称及符号
--- | --- | --- | ---
速度 v | m/s | v = s/t | 速度(v)
质量 m | kg | m = ρv | 质量(m)
密度 ρ | kg/m³ | ρ = m/V | 密度(ρ)
力(重力) F | N | G = mg | 重力(G)
压强 P | Pa | P = F/S | 压强(P)
功 W | J | W = Fs | 功(W)
功率: P | W | P = W/t = FV | 功率(P)
电流: I | A | I = Q电量/t | 电流(I)
电阻: R | Ω | R = ρL/S | 电阻(R)
欧姆定律: I | A | I = U/R | 电流(I)
电功: W | J | W = UIt = Pt | 电功(W)
电功率: P | W | P = UI = I²R = U²/R | 电功率(P)
III. 纠正错误及提升内容质量
1. 公式中“F合 = F1 + F2”和“F合 = F1 - F2”应明确指出是在同一直线上作用时的合力计算。
2. 浮力公式“F浮 = G物 - G视”中,应强调G视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视重力,并非实际重力。
3. 动滑轮公式“F = (G物 + G轮)”和“S = 2h”应说明这是理想情况下的简化公式,实际中需考虑动滑轮自重和摩擦。
4. 滑轮组公式中“F = (G物 + G轮)”和“S = nh”应注明,当绳子段数n大于1时,实际拉力会小于计算值。
5. 机械效率公式中“η = W有/W总”应解释W有为有用功,W总为总功,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
6. 压强公式“P = F/S”中,应指出F是垂直于S的力。
7. 热量公式“Q = cmΔt”中,应强调Δt是温度变化值,不是热量。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Δt的公式直接计算。
8.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公式“Q = mq”中,应说明q是燃料的热值,是燃料单位质量燃烧产生的热量。
以上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错误纠正和质量提升,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相关问答:
公式 | 备注
--- | ---
重力G (N) | G = mg (m:质量 g:9.8N/kg或10N/kg)
密度ρ (kg/m³) | ρ =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 F合 = F1 + F2(方向相同),F合 = F1 - F2(方向相反,F1 > F2)
浮力F浮 (N) | F浮 = G物 - 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F浮 = G物(物体漂浮或悬浮),F浮 = G排 = m排g = 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 F1L1 = F2L2(F1:动力臂,F2:阻力臂)
定滑轮 | F = G物,S = 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 F = (G物 + G轮),S = 2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 F = (G物 + G轮),S = 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 W = 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 η = W有/W总(W有:有用功,W总:总功)
功率P(W) | P = W/t(W:功,t:时间)
压强p(Pa) | P = 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 P = ρgh(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 Q = cmΔ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Δ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 Q = mq(m:质量,q:热值)
II. 常用物理量(单位)
物理量 | 单位 | 公式 | 名称及符号
--- | --- | --- | ---
速度 v | m/s | v = s/t | 速度(v)
质量 m | kg | m = ρv | 质量(m)
密度 ρ | kg/m³ | ρ = m/V | 密度(ρ)
力(重力) F | N | G = mg | 重力(G)
压强 P | Pa | P = F/S | 压强(P)
功 W | J | W = Fs | 功(W)
功率: P | W | P = W/t = FV | 功率(P)
电流: I | A | I = Q电量/t | 电流(I)
电阻: R | Ω | R = ρL/S | 电阻(R)
欧姆定律: I | A | I = U/R | 电流(I)
电功: W | J | W = UIt = Pt | 电功(W)
电功率: P | W | P = UI = I²R = U²/R | 电功率(P)
III. 纠正错误及提升内容质量
1. 公式中“F合 = F1 + F2”和“F合 = F1 - F2”应明确指出是在同一直线上作用时的合力计算。
2. 浮力公式“F浮 = G物 - G视”中,应强调G视是物体在液体中的视重力,并非实际重力。
3. 动滑轮公式“F = (G物 + G轮)”和“S = 2h”应说明这是理想情况下的简化公式,实际中需考虑动滑轮自重和摩擦。
4. 滑轮组公式中“F = (G物 + G轮)”和“S = nh”应注明,当绳子段数n大于1时,实际拉力会小于计算值。
5. 机械效率公式中“η = W有/W总”应解释W有为有用功,W总为总功,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
6. 压强公式“P = F/S”中,应指出F是垂直于S的力。
7. 热量公式“Q = cmΔt”中,应强调Δt是温度变化值,不是热量。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Δt的公式直接计算。
8.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公式“Q = mq”中,应说明q是燃料的热值,是燃料单位质量燃烧产生的热量。
以上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错误纠正和质量提升,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