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地膜种植技术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甜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有效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节省水资源,还能保持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从而缩短青苞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应选择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抗倒伏、生势强的品种。
种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适合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的地块。施肥以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20-25公斤,然后深翻30厘米左右,整地、起畦。
播种时要选择无病虫害、饱满的种子,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进行穴播,每穴播2-3粒,播后喷洒化学除草剂,铺平地膜,四周用细土盖实。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可在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播种。
田间管理是保证甜玉米高产的关键。放苗出膜时,当幼苗第一片叶展开时,在幼苗处的地膜开1个5-7厘米的方形小孔放苗出膜,用细土封实。齐苗后,查苗补缺,发现缺苗,用营养钵或育苗袋育成的秧苗补栽。间苗可在3叶期进行,每穴留2苗,定苗可在5叶期进行,去弱留强,每穴留1苗。
追肥是田间管理的重点。追施穗肥时,可在行间破膜追肥,施肥后将膜口用细土覆盖。雌穗吐丝时补施粒肥,最好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每亩每次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连续喷2-3次。
地膜栽培玉米要注意防旱排渍。干旱时从畦沟灌水渗透畦土后排水,多雨天气要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渍水。玉米抽穗扬花期对水分要求最为敏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80%才能获得高产。
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重点抓好玉米螟、蚜虫和大小叶斑病的防治。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亩用3%米乐尔750-1000克混细土撒于心叶内,穗期可用800-1000倍的敌敌畏液滴灌花丝;蚜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可用9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抽穗后严禁施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以确保青苞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适时采收是甜玉米地膜栽培的最后一步。甜玉米宜在授粉后20-25天采收,普通玉米可在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的完熟期采收。玉米采收后,要及时回收残膜,减少对后季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相关问答:
种植前要进行精细整地,施足基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适合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的地块。施肥以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20-25公斤,然后深翻30厘米左右,整地、起畦。
播种时要选择无病虫害、饱满的种子,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25-30厘米进行穴播,每穴播2-3粒,播后喷洒化学除草剂,铺平地膜,四周用细土盖实。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可在露地栽培提早10-15天播种。
田间管理是保证甜玉米高产的关键。放苗出膜时,当幼苗第一片叶展开时,在幼苗处的地膜开1个5-7厘米的方形小孔放苗出膜,用细土封实。齐苗后,查苗补缺,发现缺苗,用营养钵或育苗袋育成的秧苗补栽。间苗可在3叶期进行,每穴留2苗,定苗可在5叶期进行,去弱留强,每穴留1苗。
追肥是田间管理的重点。追施穗肥时,可在行间破膜追肥,施肥后将膜口用细土覆盖。雌穗吐丝时补施粒肥,最好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每亩每次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叶面,连续喷2-3次。
地膜栽培玉米要注意防旱排渍。干旱时从畦沟灌水渗透畦土后排水,多雨天气要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渍水。玉米抽穗扬花期对水分要求最为敏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70%-80%才能获得高产。
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重点抓好玉米螟、蚜虫和大小叶斑病的防治。防治玉米螟,大喇叭口期亩用3%米乐尔750-1000克混细土撒于心叶内,穗期可用800-1000倍的敌敌畏液滴灌花丝;蚜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可用9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抽穗后严禁施用残效期较长的农药,以确保青苞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适时采收是甜玉米地膜栽培的最后一步。甜玉米宜在授粉后20-25天采收,普通玉米可在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的完熟期采收。玉米采收后,要及时回收残膜,减少对后季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