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同步振荡的介绍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同步震荡的处理:~

1厂站值班员在发现电网发生同步振荡时,应立即向调度汇报,调度员在发现电网发生同步振荡时,应立即通知相关厂站,加强监控。2运行中的电厂退出机组AGC、AVC,适当增加机组无功功率。

发生异步振荡的发电机在关闭主汽门之前,由于定子感应电势与系统电压出现滑差,所以一会儿发出有功,一会儿吸收有功。无功则是倒进的。表计反应为:定子电流,有功功率大幅摆动,定子电压下降并摆动,无功倒进,转子电压电流降低或消失。此时机组发出明显的异声和振动,定子热损伤,辅机工作稳定性遭到破坏,汽轮机也受到巨大冲击,大轴发生机械性损伤,锅炉水汽波动严重。以上是对失步发电机组自身的影响。对系统的影响大小,要看失步机组的功率在整个网上的比重。如果是大电网中的一台小机组失步,只会造成局部的负荷和电压波动。如果是大机组(如30万以上)失步则会引起大范围的系统震荡,甚至系统瓦解。
低频振荡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常见现象.单机与大系统间的振荡表现为机组有功及无功力的周期性摆动,通常需要减小机组出力,甚至令机组退运行才能平息:而在区域联络线上的低频振荡.会导致联络线上的自动保护措施自动动作,导致网络解列。低频增幅振荡甚至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避免振荡的对策:
一次系统的对策主要有:①增强网架、减少重负荷输电线,并减少送受端间的电气距离,从而减少送、受电端的转子角差,特别是在线路需停电检修时,应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避免长线路重负荷运行;②采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TCSC),减小送、受电端的电气距离,并通过适当控制,向系统提供附加正阻尼。③在长距离输电线中部装设静止无功补偿器(SVS)作电压支撑,并通过其控制系统改善系统动态性能。
二次系统的对策主要有:①采用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作为励磁附加控制,适当整定PSS参数可提供抑制低频振荡的附加阻尼力矩;②利用SVS装置的附加控制及直流输电附加控制或直流功率调制提供低频振荡的阻尼;③利用线性最优励磁装置或非线性励磁控制装置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抑制低频振荡。

次同步振荡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关于次同步振荡问题的最早讨论始于1937年,但直到1971年,有关轴系扭振的问题皆被忽略。1970年12月和1971年10月,美国Mohave电站先后两次因次同步谐振而引起发电机组大轴损坏,其中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引发了一股世界范围内对次同步谐振研究的热潮。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1977年首先在美国SquareButte直流输电工程调试时被发现。后来,在美国的CU、IPP,印度的Rihand-Deli,瑞典的Fenno-Skan等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都表明有或可能导致次同步振荡。




相关问答:

#13386051269#:什么叫发电机的次同步振荡?其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鲜陈农: 答:当发电机经由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接入系统时,如果串联补偿度较高,网络的电气谐振频率较容易和大型汽轮发电机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产生谐振,造成发电机大轴扭振破坏。此谐振频率通常低于同步(50 赫兹)频率,称之为次同步振荡。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HVDC)、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当其控制参数选择不当时, 也...

#13386051269#:电力系统同步振荡与次同步振荡的区别?
鲜陈农: 次同步振荡的频率是是小于工频,但是又远大于低频振荡的0.5-2hz,即为次同步频率的振荡 目前所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大规模送出系统很容易在发电机组引发次同步振荡,对轴系损害很大;主要形成的原因有电气部分的感应发电机效应,自励磁,还有扭转作用以及暂态扭矩放大等;另外FACTS装置以及励磁调速系统、HVDC等...

#13386051269#:次同步振荡的介绍
鲜陈农: 次同步振荡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关于次同步振荡问题的最早讨论始于1937年,但直到1971年,有关轴系扭振的问题皆被忽略。1970年12月和1971年10月,美国Mohave电站先后两次因次同步谐振而引起发电机组大轴损坏,其中第二次事故的发生,引发了一股世界范围内对次同步谐振研究的热潮。由直流输电引起的...

#13386051269#: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前言
鲜陈农: 次同步振荡通常是由电力系统内部运行状态的微小变化触发的,这些变化可能源自电力网络的负载分配、电压波动或设备参数调整不当。研究次同步振荡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揭示其生成机理,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控制策略,以预防和减轻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这包括了对振荡的频率特性、振荡源的定位和抑制措施的研究,这些都...

#13386051269#: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前言
鲜陈农: 次同步振荡的出现,往往源于电力系统内部运行状态的微妙失衡,可能由电力网络的负荷分配、电压波动或者设备参数调整等因素引发。研究其理论和方法,旨在揭示其发生机制,以期通过有效的控制策略来预防和减少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这包括了对振荡频率特性、振荡源定位以及抑制措施的深入探讨,都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

#13386051269#:次同步振荡次同步振荡种类
鲜陈农: 次同步振荡的发生通常涉及电力系统中不同频率的动态交互,尤其是在电力网络中存在不同速度的旋转机械,如汽轮发电机,它们之间的交互可能导致这种不稳定现象。虽然直流输电系统的特性可能加剧这种振荡,但其并不是次同步振荡发生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电网的结构、参数以及运行条件等多个方面。为了理解和处理...

#13386051269#: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振荡原理
鲜陈农: 轴系损坏可以由长时间的低幅值扭振积累所致,也可由短时间的高幅值扭振所致。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与由串联电容补偿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在机理上是不一样的,因为前者并不存在谐振回路,故不再称为次同步谐振(SSR),而称为次同步振荡(SSO,SubsynchronousOscillation),使...

#13386051269#:次同步振荡复转矩系数法、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
鲜陈农: 对于次同步振荡的深入研究,一种精确且定量的手段是通过"复转矩系数法"、"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这些方法依赖于详尽和精确的原始数据,如发电机轴系参数和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然而,"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时受限,通常需要对实际网络进行简化处理才能进行...

#13386051269#: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目录
鲜陈农: 现代电力系统以其复杂性与动态特性,稳定性问题愈发突出。次同步振荡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现象,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潜在威胁。本章将首先介绍电力系统的特性,随后聚焦于次同步振荡的定义和问题背景。三、常用符号表 在后续章节中,我们将使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元件和参数,以确保精确的数学描述...

#13386051269#:次同步振荡的次同步振荡种类
鲜陈农: 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具有定电流(定功率)控制的直流输电系统所输送的功率是与网络频率无关的,因此直流输电系统对汽轮发电机组的频率振荡不起阻尼作用,对汽轮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也不起阻尼作用。但这本身不足以构成次同步振荡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