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的第五自然段的阅读理解答案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19
~ 答案:
一、补全拼音节。
段(duàn) 缓(huǎn) 撑(chēng) 限(xiàn)
缎(duàn) 暖(nuǎn) 掌(zhǎng) 很(hěn)
二、组词。
段(段落) 缓(缓慢) 撑(撑起) 限(限制)
缎(绸缎) 暖(暖和) 掌(手掌) 很(很好)
三、写词语。
1、白皑皑 绿油油 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绿莹莹
2、重重叠叠 反反复复 高高兴兴 开开心心 欢欢喜喜
四、填空。
(巨大)的雪峰 (盛开)的白莲
(融化)的雪水 (五彩斑斓)的溪水
(高悬)的山涧 (闪闪)的鳞光
(细碎)的日影 (密密)的塔松
五、按要求写词语,并填空。
1、表示“看”的词语:
(1)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仰望)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注视)着前方。
(4)站在山顶(眺望),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2、用“柔”组成词语:
(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2)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柔和)。
(3)妈妈很(温柔),从不跟我发火。
六、仿照例句写话,用上加点的词。
例1: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骑在岩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北方的秋天和南方的明显不一样,在北方,秋天显得更鲜明利落,显得更色彩斑斓,显得更盛大铺张。
例2: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黄山的奇石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看山顶的石头像一个雨伞遮挡风雨,山虚局坡的石头像一个顽猴攀登山顶,山脚下的石头还像一个老人观望远方。
七、填空。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小溪;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和“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表达了天山对赞美之情。
八、阅读理解。
1、近义词。
丰富——(充足) 马上——(立刻) 壮丽——(壮观) 暖和——(温暖)
2、打比方句子。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3、拟人句。
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4、填空。
(1)因为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所以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2)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5、中心句。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九、搜集资料。
略。
十、快乐之旅分享。
略。


相关问答: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的第五自然段的阅读理解答案
石果承: 一、补全拼音节。段(duàn) 缓(huǎn) 撑(chēng) 限(xiàn)缎(duàn) 暖(nuǎn) 掌(zhǎng) 很(hěn)二、组词。段(段落) 缓(缓慢) 撑(撑起) 限(限制)缎(绸缎) 暖(暖和) 掌(手掌) 很(很好)三、写词语。1、白皑皑 绿油油 红彤彤 黄澄澄 黑乎乎 绿莹莹 ...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第五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石果承: 答案 七月的天山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duàn jiàn fǔ ái 白缎 山涧 俯视 白皑皑 tí jiàn yán ān 马蹄 飞溅 绵延 马鞍 二、辨字组词。段(段落 ) 缓(缓慢 ) 撑(撑起 ) 限(限制 )缎(绸缎 ) 暖(暖和 ) 掌(手掌 ) 很(很好 )三、照样子,写词语。1、白皑...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分段和段意
石果承: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有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第二部分:第2、3、4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野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奇艺景观的赞美之情和作者置身其间身心的美好感受。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总说天山的无边繁花胜过春天的花园...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第五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石果承: 《七月的天山》第五自然段运用了修辞方法和它的作用是排比句。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 阅读题怎么做呀
石果承: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七月,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你最理想的是骑马去天山。进入天山,戈壁滩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在后面,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使你感到像秋天般的凉爽。蔚蓝的天空衬着矗立着的巨大的雪峰,几块白云在雪峰向投下云彩,就像在雪白的绸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

#13851906370#:六年级语文短文阅读七月的天山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石果承: 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课文的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奇异...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石果承: 七月的天山课文主要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景物。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课文的2、3...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课文批注
石果承: 1、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2、课文的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字里行间...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课文批注
石果承: 1、课文首段即第1自然段,概述了七月间游人向往的天山景象。文中提到,新疆戈壁滩的酷热与天山此时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骑马上天山成为此时最理想的去处,这一描述既突出了天山的避暑魅力,也是全文的核心引子。2、第2至5自然段细致描绘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见之景。雪峰高耸、溪流奔腾、原始森林茂密、野花...

#13851906370#:七月的天山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总有一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前走出来...
石果承: 七月,盛季。来到了传说中的天山(瑶池)——据说是西王母娘娘诞生的地方。这圣洁的天山瑶池,在陡峭、蜿蜒的大山里面,经过无数多的美湖、圣湖,还有水帘瀑布,可这与传说中那神秘的天山来比,又算些什么呢。“哗”神秘的面纱终于揭开来了。如同仙境一般的瑶池,映入眼帘。咦?沿路上怎么没有课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