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内容简介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这本书名为《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它深入探讨了电力系统中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和实际问题。作者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11章,内容丰富详实。

首先,书中详细阐述了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的基本理论,为读者提供了理解这些现象的基石。接着,作者介绍了多种分析方法,包括时域仿真分析、特征结构分析、复转矩系数分析,以及利用分岔理论和非线性系统理论(如鲁里叶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对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稳定性进行的深入剖析。

此外,书中还重点讲解了如何监测、抑制和控制电力系统中的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实用的策略。电力系统自励磁问题也在书中得到了提及,为理解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复杂动态提供了全面视角。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书籍,无论是电力系统的运行人员、规划设计专家,还是电力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都能从中受益匪浅,获取深入理解和实用的解决策略。


相关问答:

#18426676382#: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研究?
吕寇育: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研究是电力系统方向研究生的重点议题。此问题的解决步骤可分为三步进行:首先,阅读相关书籍。推荐的书籍包括《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的分析与控制》等,它们能帮助你建立对次同步振荡领域全面理解。其次,阅读学术...

#18426676382#:次同步振荡的影响因素
吕寇育: 以工程实用的观点,可以把使用的分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分析电力系统是否会发生次同步振荡以及哪些机组会发生次同步振荡。这类方法可以从众多的发电机组中逐机筛选出确实需要进行次同步振荡研究的机组。因此称这类方法为研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筛选法”。

#18426676382#:次同步谐振分析计算法简介
吕寇育: 若扭矩分量与转子速度偏差相一致且足够大,能够抵消固有阻尼,系统就会进入自激状态,这就是扭矩交互作用。当电力系统故障后,串联电容器释放储存的能量,产生次同步电流,这可能导致轴扭矩的快速放大,特别是在电磁扭矩以接近轴的自然频率振荡时。分析次同步谐振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频率扫描法、特征值分析法和...

#18426676382#:电力系统同步振荡与次同步振荡的区别?
吕寇育: 同步振荡是功角失稳,但是工作频率仍是工频50Hz 次同步振荡的频率是是小于工频,但是又远大于低频振荡的0.5-2hz,即为次同步频率的振荡 目前所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大规模送出系统很容易在发电机组引发次同步振荡,对轴系损害很大;主要形成的原因有电气部分的感应发电机效应,自励磁,还有扭转作用以及暂态...

#18426676382#:次同步振荡的频率扫描分析法
吕寇育: 特征值分析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上述大量有用的信息,容易分析对策实施前后的特征值变化情况,与线性控制理论相结合还可用于设计控制器以抑制次同步振荡,除了暂态力矩放大作用之外,其它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均可进行分析。缺点是对系统的描述只用正序网络,求特征值的矩阵阶数高,难以适应多机电力系统的情况。 所谓时域仿真法就是...

#18426676382#:次同步振荡的产生不稳定的因素
吕寇育: 汽轮发电机组与交流大电网之间联系的强弱(可以用联络线的阻抗来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规的电力负荷具有随频率而变化的特性,它们对汽轮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起阻尼作用。但是,当汽轮发电机组与交流大电网弱联系时,这个阻尼基本上就不起作用。此外,当直流输电系统的输送功率大部分由附近的汽轮...

#18426676382#:同步振荡原理是怎样发现的
吕寇育: 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1820年H.C.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后,许多物理学家便试图寻找它的逆效应,提出了磁能否产生电,磁能否对电作用的问题,1822年D.F.J.阿喇戈和A.von洪堡在测量地磁强度时...

#18426676382#:如何根据振荡中心电压的变化规律来区分失步振荡,同步振荡,短路故障
吕寇育: 系统中各点电压和各回路电流也随时间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振荡.电力系统的振荡有同步振荡和异步振荡两种情况,能够保持同步而稳定运行的振荡称为同步振荡,导致失去同步而不能正常运行的振荡称为异步振荡 同步发电机正常运行时,定子磁极和转子磁极之间可看成有弹性的磁力线联系.当负载增加时,功角将增大,这相当于...

#18426676382#:什么是自激现象?
吕寇育: 判断:如果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不加输入信号,输出端仍有一定的幅值和频率的输出信号,这种现象就是自激振荡。补偿方法 可以采用频率补偿(又称相位补偿)的方法,消除自激振荡。常用补偿方法有电容滞后补偿:在放大电路中选择时间常数最大的回路内对地并联一个小电容,这样当相移处于180度时,其高频放大倍数...

#18426676382#:SGO课题组课题组早期情况
吕寇育: 自80年代起,课题组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如自适应控制、专家系统等引入电力系统优化,成果被广泛认可,甚至被ABB公司应用到其励磁控制器。在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理论和方法研究上,课题组走在了国内前列,出版了该领域的首部专著。他们积极推动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中的应用,开发了国内首个直接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