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辣椒高产,你知道栽培技术有哪些要点吗?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一、开厢
厢宽控制在80-100厘米。厢沟宽度应为40-60厘米,深度为25厘米。围绕地块四周开深围沟(40厘米深),地块过长时还需开设腰沟(35厘米深),确保厢沟、腰沟、围沟畅通,便于排水。翻耕土壤时,可稍大些的土块,以便于透气排水。厢面整理成龟背形,有助于覆盖薄膜。
二、施足基肥
结合土地翻耕一次性施入充足基肥。由于覆盖薄膜后不便施肥,因此基肥必须充足,满足整个生长周期所需。
三、盖膜
盖膜前先用铁锹拍打畦面,确保表面平整、土粒细碎。通常在定植前7-10天完成地膜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并防止肥料烧根。盖膜时土壤湿度要适中。地膜要平铺、紧绷、固定牢固,选用黑色薄膜可防止杂草生长。
四、田地定植
定植时,先挖好定植穴,确保椒苗幼茎舒展,用细土填埋根部,避免栽植过深或过浅,防止伤害根系。定植孔周围的薄膜要卡紧,封闭孔穴,并略高于地面形成小土堆。移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水中可加入适量杀虫剂)。相邻的两行苗应错位栽种,形成三角形布局。
五、科学施肥
为了获得辣椒高产,需要追施有机肥,每亩约3000-4000公斤,同时施用高品质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30公斤,钾肥20公斤,微量元素肥25公斤。具体施肥类型和量应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调整。沙质地土壤基肥占30%,黏质地土壤基肥占50%,地膜覆盖土壤基肥占80%,其余部分作为追肥。严禁使用碳铵和硫铵等单一化肥。
六、植株管理
在辣椒分枝前后及时摘除侧芽,当侧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摘除,有利于营养集中和通风透湿,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行间空隙可用除草剂处理。
七、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植后存活一周内应喷洒一次杀菌剂,发现病害初期就要使用专用化肥进行防治。辣椒生产中主要防治病毒病和炭疽病。从初花期开始,前一个月重点防治病毒病,后一个月重点防治炭疽病。防治病毒病要彻底消灭蚜虫、白粉虱和螨虫。防治炭疽病前,要加强田管,包括轮作、窄沟种植、合理密植、及时排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相关问答:
厢宽控制在80-100厘米。厢沟宽度应为40-60厘米,深度为25厘米。围绕地块四周开深围沟(40厘米深),地块过长时还需开设腰沟(35厘米深),确保厢沟、腰沟、围沟畅通,便于排水。翻耕土壤时,可稍大些的土块,以便于透气排水。厢面整理成龟背形,有助于覆盖薄膜。
二、施足基肥
结合土地翻耕一次性施入充足基肥。由于覆盖薄膜后不便施肥,因此基肥必须充足,满足整个生长周期所需。
三、盖膜
盖膜前先用铁锹拍打畦面,确保表面平整、土粒细碎。通常在定植前7-10天完成地膜覆盖,以提高土壤温度并防止肥料烧根。盖膜时土壤湿度要适中。地膜要平铺、紧绷、固定牢固,选用黑色薄膜可防止杂草生长。
四、田地定植
定植时,先挖好定植穴,确保椒苗幼茎舒展,用细土填埋根部,避免栽植过深或过浅,防止伤害根系。定植孔周围的薄膜要卡紧,封闭孔穴,并略高于地面形成小土堆。移栽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水中可加入适量杀虫剂)。相邻的两行苗应错位栽种,形成三角形布局。
五、科学施肥
为了获得辣椒高产,需要追施有机肥,每亩约3000-4000公斤,同时施用高品质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30公斤,钾肥20公斤,微量元素肥25公斤。具体施肥类型和量应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调整。沙质地土壤基肥占30%,黏质地土壤基肥占50%,地膜覆盖土壤基肥占80%,其余部分作为追肥。严禁使用碳铵和硫铵等单一化肥。
六、植株管理
在辣椒分枝前后及时摘除侧芽,当侧芽长到2厘米左右时摘除,有利于营养集中和通风透湿,减少病害发生。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行间空隙可用除草剂处理。
七、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定植后存活一周内应喷洒一次杀菌剂,发现病害初期就要使用专用化肥进行防治。辣椒生产中主要防治病毒病和炭疽病。从初花期开始,前一个月重点防治病毒病,后一个月重点防治炭疽病。防治病毒病要彻底消灭蚜虫、白粉虱和螨虫。防治炭疽病前,要加强田管,包括轮作、窄沟种植、合理密植、及时排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相关问答:
#18594557997#:辣椒高产高质的种植技术有哪些
比药芝: 4、肥水管理。辣椒属于浅根系作物,根系不发达,既怕旱又怕涝,所以在肥水管理上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