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的父母,怎样才能正确的教育好两个孩子?
当时他们夫妻在生不生的问题上也和五岁的大女儿商量过。不过当时女儿年龄小思想也单纯,对父母要再生个孩子也没啥意见,还兴奋地要求妈妈给她生个弟弟,好像觉得是给自己添个“玩具”似的。
不过随着弟弟的到来,女儿发现父母的关注都集中在弟弟身上,爸爸也中断了每晚临睡前的故事,自己有时还会被弟弟的哭闹吵得睡不着,她开始有点讨厌弟弟了。
女儿的心理变化反应在脸上,让细心的李姐发觉了,在和女儿做了几次沟通后,李姐和老公做了分工,让老公把重心转到女儿身上。
文章图片2
目前一家四口还算融洽,不过李姐觉得今后如何平衡两个子女间的相处和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让大宝做父母的好帮手
当生育二胎后,父母们的育儿重心必然会转移到二宝身上,会让大宝产生孤立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除了及时调整对大宝的关注度外,还可以通过和大宝的沟通。
让大宝明白父母对他的爱并没有一丝一毫地减少,如今有了二宝,希望大宝能协作父母担起家庭的一份责任,比如父母忙的时候可以看护一下二宝,需要奶瓶的时候可以帮忙拿一下。
文章图片3
如此既能让大宝觉得自己是受到父母重视的,又能从小培养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
二、偏心往往是矛盾的开始
父母的偏心往往是诱发两个孩子矛盾的主因。有些父母总是以年幼为理由护着二宝,往往最后挨批评的也只能是大宝,长此以往在二宝心目中大宝是不受父母喜欢的,以后也不会对大宝产生尊重。
而大宝却会在这种环境下形成心理阴影,孩子间的感情只会越来越淡。在一档综艺节目《奇葩说》里,就有一位嘉宾谈起在自己九岁时,父母生了弟弟。
文章图片4
只要父母不在身边,弟弟一哭闹,就会认为是她欺负弟弟,每次都是责怪她,因此到现在她心里依然还有那段不美好的记忆。
所以父母要纠正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行为,经常和孩子们谈谈心,去了解孩子们心中是如何看待父母的,如果孩子们认为父母偏心,那么父母也要清楚原因在哪里,确实有错就要承认
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有适宜其生长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创造各种独立做事的条件,不当“拐杖”当“向导”,帮助孩子强化自我意识,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孩子只要愿意做,我们就鼓励他,使他获得自信。

2.父母要给予同等分量的爱
无论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双子女家庭的教育,家长是家庭的主导者,家长是孩子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长们应学会平衡两个孩子的爱,在“老二”到来之前,给“老大”做好心理准备,使他明白有了弟弟、妹妹就有了玩伴,使其对弟弟、妹妹的出生产生期待。给两个孩子平等的爱,不能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象去成长,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不要拿两个孩子来对比,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影响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切实帮助老大转变角色,让老大成为一个提供帮助的欢迎者,而不是父母宠爱的争夺者。

二胎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1.个孩子平等的爱,很多二胎家庭的孩子都会出现关爱不平等的现象,老大总觉得老二的到来会瓜分父母的爱,作为父母要尽量给孩子们平等的爱,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也应该有权利得到父母平等的对待和爱。
2.不要拿两个孩子来对比,这是最忌讳的事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父母的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不是拿孩子的短处说事,这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影响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3.要切实帮助老大转变角色,要让孩子加入到欢迎新生命的行列中来,让老大做些切实能做的事情,让老大成为一个提供帮助的欢迎者,而不是父母宠爱的争夺者。
1、家长给父母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不管是同学、邻居、教师还是英雄模范人物,都应该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检点自己的言行。
2、给予一定的环境熏陶: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一定感染和熏陶。家庭作为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其中成员间的关系,生活方式等等都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用好批评和惩罚: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以及做错的事情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事件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是否需要用到惩罚,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孩子的思想行为,使孩子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需要讽刺,不需要奚落,更不要谩骂。就算是惩罚,主要也应该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4、指导安排生活秩序:在生活中,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5、做好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有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有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