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中浮的意思~
浮”字的意思是形容在液体表面,或者是游在水里,这里运用的生动形象,人浮在花海上,花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人就像置身于花海,又表达出了花海的面积之广,表达出了写作的大气。
这段话出自文章《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现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中。被编入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的第四课《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原文(节选):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天山景物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状物的散文。作者碧野曾于20世纪50年代在新疆生活过一段时间,“心中充满了对祖国西北边疆的甜蜜、沉醉之情”,正因为如此,情支于中,有话语要倾吐,所以“一动笔,像骏马奔驰,再也勒不住。
于是,一口气就写成了《天山景物记》”。这大概就是“情动而辞发”吧。这是作家写作的过程。而欣赏这篇作品的过程则与作家写作的过程正相反,是“披文以入情”,从阅读语言文字入手,看看作者描写了天山的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在描写中又注入了怎样的情感。
扩展资料《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碧野(1916-2008),原名黄潮洋,1916年2月出生,广东大埔人。现代作家,散文家。碧野作品以歌唱英雄的时代为主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祝福。
比喻、对仗、排比、拟人是碧野常用的修辞手段,借此来创造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境界。著有散文集《在哈萨克牧场》、《情满青山》、《月亮湖》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月的天山
意思是:活跃、有生气。
精神的近义词:魂魄、元气、灵魂、精力、精气
一、魂魄 [ hún pò ]
迷信指附在人体内的精神灵气。认为魂能离开躯体单独存在,魄不能离开躯体。
二、元气 [ yuán qì ]
指人或国家、组织的生命力。
引证: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有了元气的我,就走进夜的都市的腹心,领略异地的新鲜的情调。”
三、灵魂 [ líng hún ]
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
引证:叶紫 《星》第五章:“她很不愿意这弱小的灵魂孤零零地留在世界上,去领受那些凶恶的人们的践踏。”
四、精力 [ jīng lì ]
精神和体力。
引证:叶紫 《电网外》一:“这儿他有用毕生精力所造成的一所小小的瓦房。”
五、精气 [ jīng qì ]
中医指人体维持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和活动能力。
引证:鲁迅 《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将精气吹入所描写的事象里,使它苏生;也就是在庸俗的生活,尘嚣的市街中,发见诗歌底要素。”
表达效果非常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关问答:
#17797841118#: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浮的表达效果 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_百度...
双念享: 表达效果非常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7797841118#:...这句中的浮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人就像置身于什么
双念享: 一、“浮”字通常都是形容在液体表面,或者是游在水里,这里运用的生动形象,人浮在花海上,花海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人就像置身于花海,又表达出了花海的面积之广,表达出了写作的大气。二、这段话出自文章《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现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
#17797841118#:好的故事 鲁迅 阅读答案
双念享: 2.品析文中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加点词语:倒影,夹带,荡漾)倒影表现了大面积的,相对静止的景物;夹带则表现了斑斑点点的动态;而荡漾则表达了作者对河水、对水乡浓浓的、沉醉的爱,那河水...
#17797841118#:如何分析说明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双念享: 分析不同类型划线句子作用的答题方法 (一)划线句子是一段文字的中心句 1.指出其在内容表达上的作用、效果; 2.指出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例如:分析下面语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树种草. 我国沙荒地区,
#17797841118#: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双念享: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赏析文中画线句子,需从该句子在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分析。在修辞上,该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在表达技巧上,该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出发,视听结合,化静为动;该句还运用了想象,从而生动形象地写出乡村月亮飘忽不定、跳动、富有生命力的特点,表达了作者融于月光之...
#17797841118#:迟子建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求高人 谢谢)急~~~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
双念享: 波罗奢花 笔头生花 笔下生花 闭月羞花 彩笔生花 残花败柳 吹花嚼蕊 穿花纳锦 春花秋实 春花秋月 粲花之论 簇锦团花 宠柳娇花 春暖花开 春暖花香 翠竹黄花 洞房花烛 月夕花朝 分花拂柳 浮花浪蕊 繁花似锦 风花雪月 风花雪夜 分花约柳 过时黄花 花簇锦攒 花攒锦簇 花攒锦聚 花残月缺 花辰...
#17797841118#:伟大的悲剧(节选)阅读答案
双念享: 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答:运用比喻、拟人(2分);描绘出暴风雪造成的险恶环境(1分);暗示了斯科特一行的悲剧结局(1分)。14.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4分)(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
#17797841118#:我的语文老师_阅读题及答案
双念享: 2、 请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参考答案:“一本一本”写出了老师的细心与耐心,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爱。去掉以后,情感没有原句那么鲜明。3、文中两次写到“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请结合语境...
#17797841118#:一个名出海外的中国士兵阅读答案
双念享: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强三娃”的英雄事迹。(4分)2.选文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5分)3.为什么说“强三娃”的姓名和事迹被长久地埋没了?(4分)4.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恼羞成怒的稻田一把扯下了这个可恨的绝杀者胸前标示身份的...
#17797841118#:《词典的故事》阅读答案
双念享: 2.激动(或“兴奋”、“惊喜”) 伤心(或“绝望”)3.(1)“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4. 参考示例: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这么好学。 孩子还蛮聪明的,考两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