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区别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1
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区别~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区别:权利属性不同,法律属性不同。【法律分析】从权利属性看,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是精神性的人格权;信息权是一种主动性的权利,既包括了精神价值,也包括了财产价值。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都是人格权,但两者的法律属性仍然存在区别:(一)隐私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人格权,虽然其可以被利用,但其财产价值并非十分突出,隐私主要体现的是人格利益,侵害隐私权也主要导致的是精神损害。而个人信息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集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权利,并不完全是精神性的人格权,其既包括了精神价值,也包括了财产价值。对于一些名人的个人信息而言,甚至主要体现为财产价值。(二)隐私权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性的权利,在该权利遭受侵害之前,个人无法积极主动地行使权利,而只能在遭受侵害的情况下请求他人排除妨害、赔偿损失等。个人信息权并不完全是一种消极地排除别人使用的权利。权利人除了被动防御第三人的侵害之外,还可以对其进行积极利用。个人信息权作为一种积极的权利,在别人未经许可收集、利用其个人信息时,权利人有权请求行为人更改或者删除其个人信息,以排除别人的非法利用行为或者使个人信息恢复到正确的状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隐私和个人信息最主要的区别是:概念不同。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且这一秘密与其他人及社会利益无关。判断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核心就在于,公民本人是否愿意他人知晓,以及该信息是否与他人及社会利益相关。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区别

个人信息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健康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这个界定来看,它更多地涉及人格,故只要承认个人信息权是一种民事权利,那么,个人信息权应为一种人格权,而隐私权也是人格权,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从比较法上来看,各国之所以没有解决好二者的区分,主要原因在于两种权利在权利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

具体而言,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在以下方面具有以下相似性:

第一,二者的权利主体都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

从隐私权的权利功能来看,其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私人生活的安宁与私密性,因此,隐私权的主体应当限于自然人,法人不享有隐私权,法人所享有的商业秘密是作为财产权的内容加以保护的。同样,个人信息的权利主体限于自然人。因为个人信息指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家庭、教育、职业、住址、健康、病历、个人经历、社会活动、个人信用等足以识别该人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具有可识别性,即能直接或间接指向某个特定的个人。虽然在个人信息法律关系中,相关信息的实际控制者可能是法人,但是其并非个人信息权的权利主体。法人的信息资料不具有人格属性,法人不宜对其享有具有人格权性质的个人信息权,侵害法人信息资料应当通过知识产权法或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

第二,二者都体现了个人对其私人生活的自主决定。

无论是个人隐私还是个人信息,都是专属自然人享有的权利,而且都彰显了一种个人的人格尊严和个人自由。就隐私而言,其产生的价值基础就是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的保护。如,美国学者惠*曼曾经认为,整个欧洲的隐私概念都是奠基于人格尊严之上的,隐私既是人格尊严的具体展开,也是以维护人格尊严为目的的。隐私体现了对“个人自决”、“个性”和“个人人格”的尊重和保护。而就个人信息而言,其之所以日益获得强化的保护,也与其体现了人格尊严和人格自由存在密切关系,人信息常常被称为“息自决权”,同样体现了对个人自决等人格利益的保护。


第三,二者在客体上具有交错性。

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联系在于:一方面,许多未公开的个人信息本身就属于隐私的范畴。事实上,很多个人信息都是人们不愿对外公布的私人信息,是个人不愿他人介入的私人空间,不论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都体现了一种人格利益。一方面,部分隐私权保护客体也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尤其应当看到,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隐私同时具有个人信息的特征,如个人通讯隐私甚至谈话的隐私等,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处理而被数字化,从而可能因具有身份识别的特征而被纳入个人信息的范畴。某些隐私虽然要基于公共利益而受到一定的限制,如个人的房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要进行查阅,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不再属于个人信息,许多个人信息都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如果说隐私权是应对新闻自由而生的,个人信息权则可以说是应对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而生的。

第四,二者在侵害后果上具有竞合性。

所谓竞合性,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行为可能同时造成对多种权利的侵害,从而形成多种权利受侵害、产生责任竞合的现象。一方面,随意散播具有私密性特征的个人信息,可能也会同时涉及到对隐私的侵犯。另一方面,从侵害个人信息的表现形式来看,侵权人多数也采用披露个人信息方式,从而与隐私权的侵害非常类似。所以,在法律上并不能排除这两种权利的保护对象之间的交叉,或许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院经常采取隐私权的保护方法为个人信息的权利人提供救济。

概括而言,个人信息与个人的私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是个人事务的组成部分,只要不涉及到公共利益,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应该被尊重和保护,而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维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公开和披露等;另一方面,个人信息和个人生活安宁有直接关联,私密的个人信息被非法公开可能会对个人生活安宁造成破坏。在这种紧密的关联下,如何界分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反而显得更加必要。


相关问答:

#18269835833#: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区别
利桑话: 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别,具体如下:1、性质不同;隐私权是人格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权利。而个人信息还不能称之为权利,只是一种权益,包括了精神权益和经济权益;2、保护标准不同:在保护标准上,对隐私权的保护通常也高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隐私权的内容包括:1、对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他人所...

#18269835833#: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区别简答
利桑话: 不同:1、个人信息系由以标准化形式记录的个人特征信息,而个人隐私所指向的个人特征信息并没表现形式拒绝。2、个人信息占有者多为大型机关、企业、社会团体,个人隐私获得者则有可能是所有各类社会的组织、个人。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

#18269835833#: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利桑话: 具体而言,个信权益与隐私权具有如下相似性:首先,权利对象均为自然人,排除法人;其次,两者都表达个体对于自身私域的自我决定;再者,二者在保护范畴上存在交叉;最后,在侵权影响上亦有重叠。【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

#18269835833#: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区别
利桑话: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区别如下:1、私密性的信息不同:(1)隐私主要是一种私密性的信息或私人活动,如个人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婚姻状况等,凡是个人不愿意公开披露且不涉及公共利益的部分都可以成为个人隐私,而且,单个的私密信息或者私人活动并不直接指向自然人的主体身份;(2)而个人信息注重的是身份识...

#18269835833#: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区别
利桑话: 基于上述定义,个人信息和隐私权的区别主要在于:个人信息更侧重于数据的收集和识别,而隐私权则关注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的保护。个人信息涵盖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与隐私相关的数据,还有其他非敏感数据。而隐私权主要关注那些敏感或私密的信息。隐私权涉及到的是一种权利的保障,即个人有权要求自己的隐私得到...

#18269835833#:个人信息与隐私权的区别
利桑话: 一、个人信息权与隐私权的区别 1. 权利属性:隐私权主要是精神性的人格权,具有防御性质;而个人信息权是一种主动性权利,包含了精神价值和财产价值。2. 法律依据:- 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

#18269835833#: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区别
利桑话: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区别:权利属性不同,法律属性不同。【法律分析】从权利属性看,隐私权是一种防御性权利,主要是精神性的人格权;信息权是一种主动性的权利,既包括了精神价值,也包括了财产价值。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都是人格权,但两者的法律属性仍然存在区别:(一)隐私权主要是一种精神性的...

#18269835833#:个人信息权和隐私权的区别
利桑话: 相比之下,隐私则是一种更加私密的信息,个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透露。隐私通常涉及个人生活、情感状态、健康状况等敏感内容,这类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被强制公开,一旦受到侵害,便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侵犯。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的住址信息被随意公开,虽然这个信息本身并不是隐私,但如果这个人没有意愿让...

#18269835833#: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区别是什么
利桑话: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区别在于隐私权是为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私密性,隐私权的主要主体是人,个人信息是指个人的基本信息,适用于核验该人的特征的基本信息,个人信息是一种反应个体特征和行为的符号系统。 第一,二者权利主体仅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法人。从隐私权的权利功能来看,其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私人...

#18269835833#: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的区别
利桑话: 综合上述两条规定可以得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的范围是不一样的。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对于个人来说更为私密,更不愿为人所知。举例而言,一个人的恋爱史、病史,甚至个人具有的一些不为社会主流认可的特殊癖好都会构成这个人独有的隐私,而这些一般不会是个人信息的组成部分。但我们要切记,任何个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