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家庭,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是一视同仁呢?
现在二孩家庭越来越多,很多父母会下意识地让老大让着老二,道理很简单,与年龄小的相比,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更好沟通。但对于习惯了“独享”所有家庭成员宠爱的长子、长女来说,接受一个新的成员,却并不那么容易。
大宝可能会出现反常表现
多数家庭有了二孩之后生活发生了种种改变,尤其是大宝的变化。有些原本活泼开朗的大宝会忽然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他人交流;也有些平时乖巧温顺的大宝,突然爱发脾气,喜欢惹事闯祸了,还有一些孩子会有退化的行为,如原本孩子已经学会自己穿衣服、上厕所,但是在小宝出现后,他们会要父母帮自己穿衣服、在父母的陪伴下去厕所,这些现象类似于退化,实质是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依赖,非真正意义的退化。
大宝的这些改变,都是因为他们害怕、担心自己会失去父母所有的宠爱。他们暴躁地摔东西、发脾气、惹是生非,说到底都是在吸引父母的注意力,通过这些反常的行为无声地问父母:“我还是不是你们最疼爱的人?”
有这种心理很正常,当得知家中即将会多一个弟弟或妹妹时,大宝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将不再是家庭的焦点人物,自己的权力会遭到侵犯,在家中的地位会受到挑战。
如何不让大宝感到“失宠”?
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四口之家更和谐呢?方法和手段可以有很多种,但不变的核心是,给予大宝充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帮助他(她)逐渐认识到弟弟或妹妹不是跟自己争宠的敌人,而是可以一起长大、玩耍的好伙伴。具体的建议可以分为二宝出生前和出生后两个阶段:
很多父母认为生二孩是大人自己的事情,不必和孩子商量。因此很多孩子都是被迫接受突然出现的弟弟妹妹,这自然会增加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对弟弟妹妹的敌意。
在孕期时,家长就可以带着大宝一起感受生命的变化,让孩子摸摸肚子感受胎动、看看胎儿的照片等等,让他们萌生对新生儿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一起加入为新生儿取名、准备衣物等过程,激发大宝做哥哥(或姐姐)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二孩出生后,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宝在照料小宝贝的事情上更有参与感。父母可以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大宝逐渐融入于弟弟(或妹妹)的生活与成长中。比如在孩子出生后,让大宝一同照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夸赞老大,不仅增强了同胞间的手足亲情,帮助他们接纳弟弟(或妹妹)的到来,也加强了亲子间的互动交流,使他们感到自己仍然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家长要尽可能地一视同仁
许多家长会发现大宝在某一段时间里原本对弟弟妹妹很渴望,刚出生时还会帮助爸爸妈妈照顾小宝,可是突然一下子变得暴躁了。这都是因为刚开始大宝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亲生的弟弟妹妹的到来意味着什么,只是想多一个玩伴而已。当这个玩伴从“只会睡觉”的婴儿,变成了“会走会抢”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二宝争宠、争斗的矛盾就会日益凸显。
面对两个孩子,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确实很困难。尤其是当大宝抱怨爸爸妈妈不公平对待时,爸爸妈妈也许会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抱着“你已经是哥哥姐姐了,就不能懂事一点吗”的想法呵斥孩子。此时,非但不能缓解大宝的情绪和怨愤,相反,会更加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偏爱。
一次次的退让、宽容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很难。此时,父母不能单方面要求大宝总让着小的,而不区分其中的对错。父母在听取了孩子的想法后,对于一些委屈需要争取孩子的理解,“小宝太小,他不知道自己还拿不动这个东西呢!如果他知道自己会把姐姐的宝贝摔破,他一定会好好保护的!你看,上次有人要拿你的东西,弟弟就帮你保管的很好吧。”
当然,如果大宝做的不妥,一定要单独和他谈,而不要当着小宝的面,当着小宝的面,通常会让大宝更加难以接受并心存误解。此外,由于大宝正处于身份变化和身心快速成长的时期,父母应每天留出时间给大宝,不要让孩子有被冷落的感觉。
一。必须掌握的部分,建议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占75%。当某一部分知识需要孩子们重复来进行的,那么就让孩子们在这方面的知识上多下功夫去做,这个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们布置一些家庭作业。
二。非必要掌握的部分,此方面可供孩子们选做占15%。我们要分清楚,有的孩子的学习效率高,有的孩子的学习效率低,因此,这部分非必要掌握的部分,可以布置成作业,但是并不要求孩子们必须去做。也就是说,如果学习效率高的孩子们,在做完了必要家庭作业后可以选做一些这样的题。而学习效率较低的孩子们,就不必做这部分家庭作业了。
三。泛部分家庭作业,此方面的知识可供孩子们闲余时间突破,占10%。我们都知道,知识掌握的越多,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因此,老师们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们建议,让孩子们做一些泛家庭作业。这个泛家庭作业,不需要孩子们去花太多的心思去掌握。甚至有时候,这种泛作业可以理解成一种观察,一个对话,或者是一次奇妙的出行。让孩子们在这样泛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事件所投入的情感以及投入情感后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让孩子们在泛家庭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二胎开放后,很多家庭都生育了二胎,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怎么样才能平衡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我家就是两个孩子,两个孩子中间间隔了8年,按照道理来说这个间隔期间是比较好带的,毕竟姐姐已经较懂事了,但是在二宝刚出生的头一年我还是一直很小心的平衡姐弟两之间的关系,现在姐弟两相处还是比较愉快,接下来我说一下我的经验:
提醒亲友不要冷落大宝
我怀二胎后,经常有人和我家大宝说:你妈生个弟弟或妹妹你就要让着他了,或者是说我们更喜欢小婴儿...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怼回去,同时也会告诉大宝,即使有小宝宝了,妈妈对她的爱也不会少,弟弟或者妹妹生出来后还会多一个人爱她。
怀孕期间就要多让两个宝宝互动
二宝有胎动后,我会经常让大宝参与进来,让她听听弟弟的胎动,也会和她聊天,教她怎么和我肚子里的弟弟聊天,这样大宝更容易接受。
不要把你的想法加注在孩子身上
很多家长嘴上说的不偏心,但是一到事情发生后,总是不知觉的说:弟弟妹妹还小,你让一下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心已经偏了。也不要命令大宝说该怎么样对小宝,这样大宝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真心陪小宝玩。
发生矛盾时要学会调节矛盾
我们小时候家里姐妹3个,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打架,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同样,现在家里姐弟两也偶尔会打架,打完一会又和解了,这个时候教会他们如何和平相处,互相包容对方就可以。
平时相处说话要注意
很多家长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总是把两个孩子拿来对比,然后说弟弟比你乖,或者姐姐比你听话,我更喜欢他/她,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孩子会以为爱是又条件的,长此以往孩子要么会改变自己的性情来迎合长辈,要么孩子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更加自卑。
学会分享
二宝出生后,一开始买玩具,买衣服,我总是买双份,觉得这样两个孩子就不会争抢,结果不是,大宝即使已经过了玩这个玩具的年龄,也总是觉得弟弟的更好玩,弟弟也是,总是觉得姐姐的更好玩,往往这样就经常发生矛盾。后来我就只买适合的,然后教姐弟两一起玩,或者分享着一起玩,矛盾反而变得少了。
就是买玩具的时候需要买双份,平时说关心的话语,也一定要对两个孩子同样的说法,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觉得一视同仁。
作为父母对待两个孩子一定要公平对待,不能有所偏见,谁有理向着谁,以理服人,才能让两个孩子更信服。
首先在吃上要平均分配,然后买衣服都买,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小孩子很敏感的。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