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课文内容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0
~

《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现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七月的天山课文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七月的天山课文内容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ɡē)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duàn)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jiàn)、从峭壁断崖上飞泻(xiè)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huí)水涡(wō),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yìn〕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fǔ)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lán)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xiàn)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ái)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⑩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chēng)开的巨伞,重〔chónɡ〕重叠叠的枝丫(yā),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tí)溅(jiàn)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yōu)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 萦(yínɡ)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bīn)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yán),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jiǎo)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ān),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注: 在第四自然段“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读成了“像天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音频正在修改中,发现此问题将不再赠送金星币。

七月的天山课文内容学习资料

【课文分析】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一、对句子的理解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

二、对词语的理解

戈壁滩:是蒙古语译音,意为“难生草木的地”。为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无土壤发育,植物稀少,按成因可分风化的砾质戈壁,水成的砾质戈壁和风化的沙质戈壁。主要分布在蒙古南部,我国内蒙古北部。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山麓,也有砾质戈壁带分布。

山涧:山间的水沟。

洄水涡:水流回旋。

《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七月的天山》好词好句

【词】

锦缎 幽静 萦绕 绵延 绚烂 矫健 白皑皑

高悬的山涧 闪耀的银链 清澈的水底 闪闪的鳞光 寂静的天

五彩斑斓 无限生机 蜿蜒无尽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五彩缤纷

【句】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云影就像白缎上组合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相关问答:

#13217988741#:《七月的天山》课文批注
湛霭娜: 课文批注:1、课文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述。写了七月间游人最理想的去处是骑马上天山。“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反衬了此时天山的凉爽。“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是这一段的重点,也是全文的总起。2、课文的2、3、4、5自然段分别描写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野花,...

#13217988741#:七月的天山课文批注
湛霭娜: 1、课文首段即第1自然段,概述了七月间游人向往的天山景象。文中提到,新疆戈壁滩的酷热与天山此时的凉爽形成鲜明对比,骑马上天山成为此时最理想的去处,这一描述既突出了天山的避暑魅力,也是全文的核心引子。2、第2至5自然段细致描绘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见之景。雪峰高耸、溪流奔腾、原始森林茂密、野花...

#13217988741#:六年级课文上册《七月的天山》中嫩脂是什么意思
湛霭娜: 七月的天山,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热仿佛被遗弃在身后,雪山的清凉扑面而来,给人一种秋天般的凉爽。抬头仰望,蓝天与高耸的雪峰相映成趣,白云在雪峰间投下银灰色的阴影,犹如白绸上绣着几朵银色的花朵。融化的雪水从山涧飞泻而下,宛如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汇成溪流,浪花翻滚...

#13217988741#:六年级课文上册《七月的天山》中嫩脂是什么意思
湛霭娜: 嫩脂:柔嫩的脂肪。形容光滑顺手。脂: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如果说进到天山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了,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嫩脂似的感觉。七月的天山(原文) 作者:碧野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

#1321798874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课《天山》主要内容
湛霭娜: 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有一些绿洲可以种杆春小麦、棉花、瓜果等到外,这里的草场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块盆地上.《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七月的天山》是人教...

#13217988741#: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仙》的主要内容
湛霭娜: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13217988741#: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仙》的主要内容
湛霭娜: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13217988741#: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课件【三篇】
湛霭娜: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词语朗读。 3、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划一划相关句子。 三、明确学习要求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默读课文...

#13217988741#:四年级课文七月的天山飞泻是指什么意思?
湛霭娜: 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飞泻写出了瀑布的壮观景象。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13217988741#: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的第四课七月的天山主要讲七月的什么
湛霭娜: 《七月的天山》近义词:凉爽——凉快 寂静——安静 萦绕——缠绕、环绕 绚烂——灿烂 五彩斑斓——五彩缤纷 《七月的天山》反义词:凉爽——闷热 高悬——低垂 俯视——仰视 增添——减少 幽静——喧闹 清澈——浑浊 《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