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无阙处的略是什么意思?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19
~ 略无缺陷的“略”指的是“简要,简洁”,而“无缺陷”则代表的是“完美,没有瑕疵”。在汉语中,略无缺陷的略意味着做事简洁而完美,不留任何瑕疵,这是我们追求的准则之一。这种工作方式在每个领域中都是奉行的,让信息简明易懂,方便记忆提醒,提高工作效率。
略无遗漏的“略”,意味着快速浏览一些内容,知晓大致情况。而略无遗漏则代表的是“透彻,全面”,表明我们对于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已经达到全方面的了解,没有遗漏的细节。这种全面的了解,让我们判断和处理情况时更加得心应手。
略无避讳的“略”,和“无隐瞒”一样都代表着真实的信息。略无避讳则是指敢于去面对一些让人不舒服或者是难以启齿的情况,将事情表现出来。这种勇气和真实,在沟通、交流与解决问题时非常重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相关问答:

#13715149400#:《三峡》注释及翻译是什么?
於钩翠: 词句注释:1、三峡: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2、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quē),同“缺”,空隙、缺口。4、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5、隐:遮蔽。6、自...

#13715149400#:略无阙处的略无是什么意思
於钩翠: 略无,完全没有。该句出自南北朝郦道元的《三峡》。原文描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在七百里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

#13715149400#:略无阙处的略字古义是什么今义是什么
於钩翠: 然而,略字的含义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扩展,其古义"几乎完全"被保留了下来,并在现代汉语中演变为"一点点"的含义。这一转变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得到了证明:"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这句话描述了伪蜀国在陆逊的攻击下,各类军用物资几乎完全损失的惨状。在此,略字的含义从"几乎"...

#13715149400#:文言文三峡的重点词句
於钩翠: 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 哀转久绝 (转同啭 婉转)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

#13715149400#:略无阙处的略无是什么意思
於钩翠: 略无的解释全无,毫无。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以 云 为翊军 将军 ” 裴松之 注引 《赵云别传》 :“ 赵云 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 :“至 《十九首》 及诸襍诗,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辞藻气骨,略无可寻。” 张真 《谈京剧<猎虎记...

#13715149400#:略无阙处的略无是什么意思
於钩翠: “略无阙处”意指两岸山势连绵,没有低矮的缺口。此句出自《水经注》,该句描绘了山水相连的壮丽景色,描绘了自然之美。《水经注》是北魏晚期郦道元所著的地理名著,全书共四十卷。作为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它不仅记录了地理现象,还收录了丰富的历史、人文、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信息。

#13715149400#: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什么意思?
於钩翠: 出自郦道元《三峡》解释: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1)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2)阙(quē)处。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非(4)亭午(5)夜分,不见曦(xī)(6)月。至于夏水襄(7)陵,沿(8)溯(sù)阻绝。或(9)王命急...

#13715149400#:略无阙处的略有完全的意思吗? 出自《三峡》
於钩翠: 应该是大概几乎的意思 不能说是完全

#13715149400#:略无阙处的略无是什么意思
於钩翠: “略无阙处”的“略无”是没有的意思。“略无阙处”出自北魏晚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

#13715149400#:《三峡》原文及翻译赏析
於钩翠: (至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 (虽 今义:虽然)【一词多义】 ①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②绝: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停止) 【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缺少)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