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者:王虹 www.yuediqu.com    2025-05-21
~

《海上日出》全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1927年2月,巴金从上海踏上英国邮船“昂热号”,去伦敦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的日出》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的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

二、赏析

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太阳升起时的情景。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赞叹,也是对文中大量“奇观”事实的精辟概括,海上日出的景观“奇”在何处?

“奇”在它显示了光明的力量如此之伟大!以上为第四段。写乌云蔽日和太阳终于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况,最后归结到作者自身的感受,为“海上日出”作一礼赞,表达作者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1923年,离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

9月,参加发起无政府主义组织上海民众社并出版《民众》半月刊。本时期翻译克鲁泡特金的一些著作。1927年1月,赴法国巴黎求学。在法期间,一方面大量阅读西方哲学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时时关心着中国,开始写作《灭亡》。

1928年12月,回上海。从事文学编辑与创作。1933年,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赴日本旅行。1935年,8月,从日本回国。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务,主编《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生活小丛刊》等。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与茅盾共同主编《呐喊》(后改名《烽火》)杂志。1938年,2月,写完《春》。3月,参加文协,被选为理事。1940年七月始,辗转于昆明、重庆、成都、桂林、贵阳等地,从事抗日文化宣传活动。

1944年5月,与萧珊在贵阳花溪结婚。 1945年,于重庆作《第四病室》。11月返回上海。1949年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当选为文联委员。1950年后任平明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1950年,7月,当选为上海文联副主席。11月,他参加了华沙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后又五次访问前苏联。1957年7月,任《收获》主编。同年始编《巴金文集》14卷本,至1961年编定后出版。

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1972年,妻子萧珊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上日出



《海上日出》是英国作家约翰·威廉·雪莱的著名诗歌,主要内容是描述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色。该诗歌描绘了在海上看日出的场景,唱出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具体内容如下:

  • 日出时分,海面上的云层散开,露出了红色的天空。

  • 海面上的波浪随着风的推动,不断地涌动着。

  • 日出时分,海面上的云层散开,露出了金色的天空。

  • 在日出的光芒下,海面上的波浪显得格外美丽,像是在舞动。

  • 日出时分,整个海洋都笼罩在神秘的气氛之中,令人感到无比的美好。

  • 该诗歌以其精美的描写和浪漫的气氛,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歌之一。




相关问答:

#18438359348#: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学习要点解析
太瑾知: 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要点解析 主要知识点概述:掌握生字词的背诵与默写,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拟人句与反问句,掌握“刹那间”的近义词。课文主要内容概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以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为顺序,描绘了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海上日出景象,文字简洁,生动传神。生字词重点:需掌握的生...

#18438359348#:海上日出中重荷的意思
太瑾知: 巴金的《海上日出》中“重荷”的意思:过重的负荷。文中的重荷的意思是,过重的负荷,承受过重,沉重负担,课文指的是太阳升起很费力,这篇课文主要内容从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展现了日出...

#18438359348#:小学教材中巴金的作品
太瑾知: 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对《海行杂记》有了了解。多数学生去海边看过日出,对这篇课文觉得很亲切,很有兴趣。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

#18438359348#:海上的日出这篇课文可以提什么问题
太瑾知: 问题:课文的体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回答:《海上日出》是一篇非常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好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展现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18438359348#:海上日出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太瑾知: 海上日出课文的主题是:通过描写晴天和多云时看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一伟大奇观,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和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18438359348#:海上日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太瑾知: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不同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是按照“我”在不同天气里观看日出的过程来记叙的.全文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日出的景象.图上描绘的是在晴朗的天气里,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的情景.中心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是提纲挈领的道理,是...

#18438359348#:巴金的《海上日出》全文
太瑾知: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巴金的《海上日出》是一篇描绘海上日出壮丽景色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日出过程中色彩、光影和形态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日出的壮丽和美妙。文章开篇点题,表达了作者对日出的向往和期待。接着,作者描绘了天空颜色的变化,以及太阳升起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日出的全貌。在描绘过程中,...

#18438359348#:海上日出的课文
太瑾知: 在1927年的2月,巴金踏上了英国邮船昂热号,从上海出发,前往伦敦留学。在旅途中,他记录了所见所闻,将其整理成书,于1932年出版了《海行的日出》。而《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佳作。《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生动地描绘了晴朗天气和云层覆盖时海上...

#18438359348#:《海上日出》作者按照时间顺序,着重描写了( ) ( ) (
太瑾知: 无论是晴朗天气还是有云天气,日出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美丽。在晴朗的日子里,太阳从海平面上缓缓升起,光芒万丈,为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而在有云天气下,太阳的光芒透过云层的缝隙,投射出一道道金色的光束,显得尤为壮观。总之,这篇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

#18438359348#:海上日出的课文
太瑾知: 书中对海上日出的描写不仅令人身临其境,更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运用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描绘自然景象,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无论是天气晴好、白云飘浮,还是薄云蔽日,《海上日出》都以文字为画笔,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陶醉...